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韩幹《照夜白图》,现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现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因为战火等原因,清宫收藏的不少国宝,如今依然流散海外。究竟还有多少“宝贝”散佚海外,如今身处何方?有没有可能追回来?近日公示的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中,《国宝星散复寻踪: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被列为重点之一。据悉,该书将于年内由江苏译林出版社出版。
现代快报/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见习记者舒越
调查
实地走访,查阅文献,2008年启动调查清宫散佚文物。流失海外的国宝,承载了我们民族的情感和伤痛。2008年,清宫散佚文物调查课题组正式成立,课题组一共9个成员。调查组成员们收集了英、法、德、意、美、日等国70余座博物馆公开著录的收藏清宫文物的信息,以及佳士得、苏富比(微博)等几家大型国际文物拍卖机构公开拍卖清宫文物的信息,历时数年编制完成了《清宫散佚文物调查报告》。不过,受当时立项目标和体例限制,报告以数据收集、分类、遴选、甄别为主,文字叙述部分比较简略。
“这次,我们又在原有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核了文物数据,充实了相关资料,增加了大量新内容,最终编著成了《国宝星散复寻踪: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一书,应该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迄今为止搜集清宫散佚文物数据量最大、综合研究最全面、深入的一本成果。”段勇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火烧圆明园
清宫文物损失
“数十万不止”
在公众心目中,清宫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也是国宝聚集地。
“清代宫廷收藏,是集北宋以来历朝历代皇家收藏的大成。除了继承前代收藏外,清代宫廷还通过征求、进呈、抄没、制作等途径积累了空前数量的珍贵文物,形成了我们国家和民族蔚为壮观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课题组组长段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清宫文物大都属于皇家御用之物,在当时,朝中官员都难以接触,更与普通百姓无缘。
但在清朝末年,由于国势日衰,政治腐败,外患频仍,清宫文物珍藏因劫掠、偷盗、抵押、拍卖、赠送等原因,大量流失宫外,不少流失海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清宫文物都因战争被劫掠流散出宫。190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以紫禁城为首的皇宫禁苑、王公府第、民居商宅……无一不成为被抢劫的对象。经过这一浩劫,北京从元代以来所有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除了战争让清宫文物散佚海外,宫内太监宫女也会把文物偷盗出去卖,内务府也会把清宫文物进行拍卖。有学者研究,当年仅通过典押一种方式出宫的珍宝就达4000余件,其中有2000余件流失出国或不知所终。
怎么散佚的
十几万件清宫文物,多数是非法流失
“据我们粗略估计,目前,海外公私收藏的各类中国文物总数约1500万件,其中非法流失文物近150万件;而清宫散佚文物十几万件,其中多数属非法流失文物。”段勇告诉记者。
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因素,海外收藏中国文物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呈现出一些国别差异。比如:日本收藏的甲骨最多,达13000片;英国收藏的敦煌文书最多,约14000件;美国收藏的古籍和地方志最多,各有3000种和4000种;俄罗斯收藏的西夏文书最多,共有8000多个编号。从质量来看,美国和英国收藏绘画最佳,英国和法国收藏瓷器最精,法国收藏敦煌文书艺术价值最高,日本和美国收藏青铜器、造像和书法最好。
清宫散佚文物可分为合法流转文物和非法流失文物两大类。所谓合法流转文物,就是通过正常渠道流转出宫的清宫文物,包括辛亥革命以前,清朝历代皇帝赏赐给下臣的清宫文物,清室通过正常的出售、赠送、抵押、拍卖程序流转出宫的文物等。例如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向美国国会图书馆、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赠送过数千册古籍。而非法流失文物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取得非法,也就是通过盗掘、抢劫、侵占或不正当贸易等方式取得的;另一种是流转非法,比如违反国家关于文物进出境的法律法规的。
名画去哪了
《女史箴图》成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枫丹白露宫、美国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国际知名博物馆里,都收藏了大量的清宫文物。
说到清宫散佚文物不得不说《女史箴图》。段勇对现代快报记者说,《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由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成,曾被后代画家多次临摹。而存世的临摹作品中,唐代的摹本是现存最早也最好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遗憾的是,顾恺之的原画早就找不到了,而唐人摹《女史箴图》不在中国,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该画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掠走的。目前,《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除了《女史箴图》,大英博物馆还收藏了唐李思训《青绿山水图》、唐韩滉《双牛图》、北宋李公麟《华岩变相图》、范宽《携琴访友图》、苏轼《墨竹图》、南宋马远《山水再游图》等中国名画,其中不少都是《石渠宝笈》著录的清宫藏画,或是钤盖有清代内府收藏的专用印章。
还有哪些地方
法国、美国、日本等都藏有大量中国文物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大量清宫收藏文物被法军作为‘战利品’运回法国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1861年,拿破仑三世为妻子‘欧仁妮皇后’在枫丹白露宫内修建了中国宫(中国馆),专门陈设中国文物。”段勇说。
在法国,除了枫丹白露宫外,吉美博物馆里也有一定数量的清宫散佚文物,比如:该馆收藏有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是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是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另有《康熙南巡图》第二、四卷,《雍正祭先农坛图》上卷,《木兰图》一至四卷,《乾隆南巡图》第十卷……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拥有大量清宫文物。该馆收藏的南宋画家米友仁的《云山烟树图》、唐代画家韩幹的《照夜白图》、元代倪瓒的《虞山林壑图》、清《康熙南巡图》第三卷等,都是流传有序的清宫散佚文物。
美国的弗利尔艺术馆内,中国文物大约占藏品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这里收藏有中国古代书画1200多幅,如宋人《仿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锁谏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也有不少清宫散佚文物。该馆收藏的《潇湘卧游图》是乾隆帝珍爱并命名的“四美”之一,曾由高士奇收藏,于乾隆十一年入藏内府,乾隆对其钟爱有加,自识“一再展玩”。晚清时,该画被盗卖出宫,落于日本古董商原田悟朗之手。1934年,日本政府将该画评为“重要文化财”,1936年即升格为“国宝”,1961年该画被移交给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如何追回文物
加入多个国际公约,但仍困难重重
段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公众一直高度关注流失海外中国文物,中国政府在抢救非法流失海外文物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颁布了多部法规,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公约,并与十几个国家签署了相关双边协定,通过外交、法律、民间等渠道,多次成功追索了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然而,国际社会虽然初步形成了非法流失文物应该归还原属国的共识,但是文物流出国真要追索流失文物起来仍然困难重重。
“主要困难在于现有国际公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不具备追溯力,即对公约生效前流失的文物没有效力,二是只对加入公约的国家有制约力,而许多收藏中国流失文物的国家没有加入相关公约。”段勇说,追索中国流失文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