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转基因标识将入法消息再次引发热议

2016-07-22 11:00:00  腾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百位诺奖得主手撕绿色和平组织为转基因站台后,最近,美国转基因标识将入法的消息再次引发热议。多年的诉求终于得以实现,这对反转派来说本是一件喜事。但事实上,反转派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尽管一直存在反对声音,可美国政府始终对转基因标识保持审慎态度

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约94%的大豆、93%的玉米、96%的棉花都是转基因作物,可以说美国是不折不扣的转基因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当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日常生活里,不少美国人也心存疑虑,在转基因安全性之争上,“反转派”声势也不小。但毕竟理论上不占上风,“反转派”遂将争议的焦点,转向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上。这一诉求的实现,需要借助转基因标识制度,也就是说让转基因产品“坦诚”出售。

早在1992年,美国FDA就确立了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实质同等”原则,即认为使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食品和传统技术生产的食品相比,没有任何显著的区别。2001年,FDA在重新强调该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愿标识”的规定,如果有必要,厂商可以对产品进行标识。这种“消极”的监管方式,被不少美国公众诟病,更是遭到了反转派的激烈反对。但是美国政府从来不吃这套,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立场不变。

LABEL GMO即为转基因标识LABEL GMO即为转基因标识

反转人士的诉求在联邦政府层面得不到满足,他们转而积极游说各个州政府。2012 年,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第37号提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在最终公投中,支持票数未过半,提案未获成功;2014年科罗拉多州有过类似的提案,也没有通过。康涅狄格州和缅因州则通过了转基因标识的法案,不过有前提条件,只有在相邻几个州都签署了同样的法案之后,它才会生效。目前为止,态度最明确的当属佛蒙特州,2014 年5月,该州通过法案要求在当地销售的转基因食品贴上转基因标识,并且法案没有其它附加条件,已于 2016 年7月1日生效。

加州就转基因强制标提案进行了“全民公投”加州就转基因强制标提案进行了“全民公投”

所谓基于消费者知情权的较量,不过是个幌子

呼吁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人,总是把“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当武器,不少团体以此积极发动民意,支持公开转基因信息。

不少团体积极发动民意,支持转基因标识不少团体积极发动民意,支持转基因标识

但是在FDA看来,转基因标识,反而会对公众产生误导,暗示转基因食品存在缺陷。而且,虽然民众的知情权很重要,但“误导”信息并非真的保障了民众的知情权。科普作家游识猷介绍,有研究显示标记转基因信息后,民众对其评价和消费意愿会明显降低,“对转基因来说,强制标识不仅仅反应了消费者目前的偏好,还将成为一种‘自我实现预言’——越是标识,人们越是担忧,也越是愿意付费避开它。”

不仅是消费者,连商家也会陷入这种“自我实现预言”。这不,有现实的例子摆着。1997年,在欧洲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转基因,欧盟下令从1999年开始,实行转基因强制标记制度。然而,没想到的是,欧洲的商家们担心转基因标注会吓跑顾客,纷纷主动放弃了转基因产品,而如今,在欧洲的商场里再难看到转基因食品。

实际上,民众对转基因的了解可能知之甚少,有一个有趣的调查显示,如果人们被问到相比转基因,是否更原因了解农药的信息,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因此,在不少人看来,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实是反转用来推动强制标识的一个幌子,借此机会让转基因退出市场。

这项法案的出台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妥协,反转人士没有吃到多少甜头

如今,国会通过了转基因标识的法案,看上去像是反转派的胜利,实则不然。反转派有诸多不满,比如有很多批评者指出,这一法案实际上是食品公司的胜利,因为食品生产公司将有权选择三种不同的形式来标注,包括文字、符号以及需要手机扫描的QR码,而QR码的方式将给消费者带来很大麻烦,这意味着许多厂商也可以故意隐藏转基因信息(但其实QR码可以给那些关心转基因的人提供有效信息,又不至于给那些不了解转基因的人带来恐慌)。因此,有反转派给这项法案命名为“暗黑法案”(DARK Act, Deny Americans Right to Know,意思是否定美国人的知情权)。

事实上,这部法案的出台,一开始就是为了对抗反转派。去年3月,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的众议院议员麦克·蓬佩奥费发起一项名为《安全和准确的食品标识法案2015》(Safe and Accurate Food Labeling Act of 2015)的法律,旨在为美国设置全国统一的转基因标识政策, 禁止各州和地方政府对转基因食物进行强制标识,并于去年7月获得众议院通过。麦克·蓬佩奥费称,“各州自行通过强制标识政策,将会给消费者产生误导,给生产者造成混乱”“因此,全国应该有一个基于科学的一致标准,既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又可以防止各类低效的各州视频标签”。该法案后来并未经过参议会投票,不过参议会议员,同时也是参议院内农业委员会主席的派特·罗伯兹,在《安全和准确的食品标识法案2015》的基础上,发起了另一项转基因标识法律草案,这项草案经国会投票通过,即将成为联邦法律。

参议院内农业委员会主席派特·罗伯兹参议院内农业委员会主席派特·罗伯兹

可以说,这次的联邦法案,是一次巧妙的“妥协”,看似满足了反转派的诉求,但是更大程度上保护了转基因产业。推动这个法案通过的密歇根州参议员黛比·施塔贝诺说,她“努力保证协议中既包括了认为生物技术安全的科学共识,又确保消费者对食品的知情权,同时防止每个州各行其是,把规则定得混乱拼凑”。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标识要求,却产生误导乱象,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经过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安全,请大家放心。”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处长林祥明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为转基因食品正名。然而,我国目前的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全球最为严格的。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实行了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标识制度,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去年,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再次明确,“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嘴上说着安全,但这种强制标识的制度,已经预设了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安全风险,需要标注加以防范。即便官员没有这么想,强制标识的效果却给媒体和公众留下了想象空间,比如去年11月齐鲁晚报一则调查转基因标识的文章,一位接受采访的市民称“如果转基因食品没事,也就不怕公示出来,这种关乎健康的食品,还是标得明白点好。”这是把转基因标识视为健康标识的典型误区。

反向标识成了产品促销法宝反向标识成了产品促销法宝

此外,“非转基因”的反向标识泛滥,同样对消费者有误导作用。“非转基因”一度成了产品促销的一大法宝,甚至出现了造假行为。比如之前某品牌食用花生油标识“非转基因”售卖,而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转基因花生的商业化。

越严格的标识要求,对转基因的认识误区就会越多一分。保障知情权和促进科学认知的边界并非不可确定,前提是需要有坚持的原则,美国这此标识法案的“妥协”就是不错的借鉴。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