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系统性保护 开非遗之新局
紧扣顶层设计,夯实非遗系统性保护基础
2022年,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1个部门组成的非遗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为推进贵州非遗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近年来,贵州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健全非遗保护体系、提高非遗保护水平、推动非遗广泛传播的目标,不断夯实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基础。
聚焦队伍建设,增强非遗传承存续活力
在人才培育方面,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工作方案(2021—2025)》,2022年遴选公布了11所院校和26家非遗企业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基地。充分发挥省内院校及企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培养中的资源优势,促进学员就地创业、就近就业,推动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产业带头人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2021年至2022年,贵州依托省内外院校和非遗工坊,开展57期共2144人次的培训,为建立高质量的非遗传承创新队伍提供人才储备。
在激励扶持方面,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展“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自2022年起,每3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22年评选了40名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其中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有19名,加大了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此外,贵州还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2022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2019—2021年度非遗传统医药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对象推荐工作,共有34名非遗传统医药类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合格并取得医师资格。
注重就业带动,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苗绣助力就业减贫——贵州省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贵州5家非遗工坊案例获评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在2023年5月举办的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贵州4家非遗工坊数十套产品在论坛上展出并获得好评。近年来,贵州通过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培养产业带头人等举措,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立非遗工坊,探索“互联网+传统工艺+在地就业+文化传承”的贵州实践,让“指尖技艺”成为“特色经济”,助力非遗保护传承。
2022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制定了《贵州省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从资金奖补、贷款贴息、人才培育等方面出台10余项扶持措施,评选公布了40家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目前,全省共认定386家非遗工坊,产品门类包含刺绣、蜡染、银饰、竹编、木雕、制茶、酿酒等特色产业。据调查,2022年度全省非遗工坊产值达26亿元,带动4万余人就业。非遗工坊已成为贵州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突出融合发展,拓展非遗传承实践空间
贵州立足非遗资源优势,打造非遗深度游、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等旅游业态新模式。依托苗绣、银饰、蜡染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了青岩古镇、黔西市化屋村、丹寨万达小镇等非遗旅游主题街区、非遗旅游村寨。同时依托苗族独木龙舟节、苗族姊妹节等民俗节庆,塑造了一批文化底蕴浓郁、体验性强、特色鲜明的非遗旅游名片。2022年,围绕“千年侗寨 踏歌而行”等主题,推出了10条非遗主题旅游路线。
2023年,围绕非遗与旅游融合,在乌江寨旅游度假区举办非遗嘉年华活动,引入2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常态入驻景区,在提升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强了旅游项目的发展后劲。此外,贵州还围绕旅游景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资源,深入挖掘传统表演、手工技艺、民俗节会等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元素,梳理出可体验性非遗项目287项,打造了黎平县侗品源旅游商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榕江县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等集非遗技艺体验、产品展示、互动社交业态于一体的非遗旅游体验空间,推动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