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复工复产复业有序推进 双节继续限量预约错峰
9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情况及国庆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今年国庆和中秋双节重叠,全国旅游景区将迎来一个旅游接待高峰。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开放的要求,统筹做好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各项工作,按照“强化预警提示、开展督促检查、持续跟踪监测”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实名预约制度、强化预警提示、开展督促检查等工作。
复工复产复业持续向好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单钢新表示,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的部署安排,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复工复产复业有序推进,行业恢复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旅游景区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A级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环比增长158.7%,收入环比增长131.7%;第三季度,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去年同期的七成左右,一些地方旅游景区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旅游度假区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环比增长247.7%,收入环比上涨144.6%;7至8月,全国旅游度假区全部恢复开放,接待人次和收入恢复到去年的九成左右。乡村旅游方面,据测算,第二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环比增长106.3%,总收入环比增长148.8%;7至8月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都已恢复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水平,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一手抓企业纾困,一手抓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恢复重振。产业发展司从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纾困政策。疫情发生以来,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作,推动财政、税收、社保、金融等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将文化和旅游行业纳入支持重点。二是指导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用足用好政策,推动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三是引导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下一步,产业发展司将既立足当前,聚焦企业纾困,推动政策落地,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产业复苏;也着眼长远,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坚持一手抓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业,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场发展趋势向好,行业信心进一步提振。文化市场方面,线下线上齐头并进。截至9月24日,全国共开放剧场1162家,占总数的53.87%;上网服务场所恢复营业7.91万家,复业率67.79%;歌舞娱乐场所恢复营业4.81万家,复业率为94.23%;游艺娱乐场所恢复营业0.51万家,复业率为32.76%。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市场逆势上扬。2020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表演经营单位营业收入427.3亿元,同比增长34.11%;网络音乐经营单位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18.88%。旅游市场方面,跨省游和省内游同步发力。截至9月中旬,全国已复工复业旅行社为29694家,占全国现有旅行社总量的75.72%,团队旅游业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40%左右;在线旅游企业订单显著增加,业务总体恢复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星级饭店业务加快恢复,复业率达91%。
周密准备迎接国庆中秋旅游高峰
谈及国庆中秋假日市场工作情况,李健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一是加强假日市场工作的安排部署,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三是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强对行业态势的动态监测,五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针对双节旅游景区工作,单钢新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开放的要求,统筹做好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各项工作,按照“强化预警提示、开展督促检查、持续跟踪监测”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落实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将流量管控的关口前置;二是强化预警提示,加强景区外部游客疏导,提前做好人员分流;三是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各地旅游景区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各项任务,提升景区服务管理水平,为迎接假日旅游高峰做好充分准备。
关于国庆中秋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单钢新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着力点,进一步丰富优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旅游景区,要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有序开放、预约旅游;乡村旅游,重点是做好提振信心和宣传推广;度假休闲旅游,重点是做好产品供给与消费引导。
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单钢新表示,要抓好政策落实,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乡村旅游的纾困扶持政策,我们将指导乡村旅游行业主体用好、用足这些措施,做好相关财税政策落实、支持乡村旅游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等工作。要推进项目落地,今年以来,我们会同财务司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倾斜支持,共安排“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项目327个,目前已下达资金32亿元,数量和资金都占到今年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旅游项目总量的90%以上,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人才培训,今年通过“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开展了35期直播课程,培训规模超过45万人次。
谈及中小微文化和旅游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马峰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主要从四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对接用好各类纾困惠企政策,组织各地争取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二是深化政银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三是积极举办各类投融资对接活动,为文化和旅游企业创造便捷融资渠道。四是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纾困复产。下一步,将着力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鼓励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并依托各类投融资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常态化、品牌化的投融资对接交流活动,建立多渠道、线上线下并举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辅导推介机制,做好产业项目服务,助力复工复产复业。
在培育文旅产业新型业态、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马峰介绍,我们将把握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释放数字化对产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培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新型业态,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让文旅资源“活起来”。二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上云、用数、赋智”,运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新模式。三是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和效益提升作用,丰富数字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品上线上网,鼓励各类互联网平台开发文旅功能和产品,支持有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平台化拓展。四是构建数字文旅产业生态,打好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组合拳,用好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智慧旅游目的地。对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态度,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留足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