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带动原著小说走红 畅销书难掩青春文学窘态
电视剧《我只喜欢你》带火了原著小说。
“等不及了,先把小说熬一个通宵看完了。”“高中时看过原著,现在又重读一回。”电视剧《我只喜欢你》近日正在热播,追剧观众纷纷重拾原著《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熬夜狂读。早已不再火热的青春文学在这个初夏再度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青春文学生存现状这个话题也由此引出。
一本青春小说点评高达28万条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写的是从校服到婚纱的故事,不单纯写爱情,也写友情,目前在当当网的点评量高达28万余条,是点评量最高的青春文学作品。
但出版方否认这单纯是因电视剧播出带来的好看数字。《我只喜欢你》原著早在2015年5月就面世。该书责任编辑之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资深编辑唐龙告诉记者,这本书当年刚一面世就大火,时至当年年底突破了百万册,现在每月销量依然保持十几万册。而记者查询了当当网2015年至2019年青春文学热销图书,发现这本书年年名列畅销榜前20位,其中2015年登顶榜首,今年以来均名列前三位。
跟着这本书上了热搜的,还有作者禾一微博的“停更”。微博正是这本书最早的出生地。几年前,禾一在微博晒出的美好文字和感情,也吸引来了图书编辑,之后才有了这部段子体青春小说的热卖。但如今,随着电视剧剧情的推进,很多网友却发现禾一上一条微博还是2017年5月28日发的。对此,唐龙说,禾一是个“素人”,这是她的第一本书,当年很少有人预料到这样一本样貌并不奇特的书会走红,唐龙和另一位责编却发现了它的潜质,“这本书能写出普通人心目中最普通的爱情,营造出普通人对爱情的最美好的想象,代入感很强,温馨,好读。”在唐龙看来,这几年,尽管青春文学热度不及当年,但大众对美好感情的向往,从来不会消失,这也令青春文学得以生生不息。
青春文学要想火几个月都难
不过,经历过青春文学黄金岁月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认为《我只喜欢你》的火热,还仅仅是个案。他坦言,青春文学已是长江文艺出版社不愿轻易触碰的品类,很多人找来想出书,但出版社一直对此很慎重。
早在2010年,金丽红、黎波这对出版界的黄金搭档就创造过辉煌。当年,《小时代2.0虚铜时代》全国销售业绩一片飘红,上市7天120万册首印告罄,两个月内追加至160万册之上,连续两个月占据各大书店新书排行榜榜首位置。郭敬明、韩寒、明晓溪、落落、饶雪漫等也成为当时青春文学作家中的耀眼之星。
但是,对于眼下的市场,黎波却认为青春文学难做了。“过去做青春文学,三年一个轮回,这批学生毕业了,上了大学,下一拨学生喜欢的偶像不一样,但还是喜欢歌星,整体上有共性。”他认为,现在有很大不同,新一拨孩子转向喜欢多栖明星,有的喜欢“小鲜肉”,有的喜欢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很难把握。
北京磨铁图书曾以推出畅销青春文学读物而受业界瞩目,但近年来青春文学图书在磨铁已逐渐减少。北京磨铁图书IP出版中心总经理王那厮谈及法医秦明的《天谴者》时说,“这是个奇迹”,这部青春悬疑之作至今销量已达20万册。即便这样,他也认为青春文学要想火几年或几个月,现在并不容易。
《花火》(A版)主编黄欢从事青春文学编辑已有十多年,她也清晰感受到了市场变化,“2015年、2016年之前,青春文学市场都还火热,随便什么题材、随便什么作者的作品印量都还不错。”但这几年有了下滑。她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网文比实体杂志、实体书更多样化,而实体出版会因为题材方面的限制造成读者分流,“将来更多的作者会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而更多的读者也会选择网络付费阅读。”
不仅如此,黄欢认为,青春文学作品版权对于影视改编的吸引力也在下降,“除非是非常耀眼的作品,一般作品已经很难卖出去了。”
用文字书写青春之痛未变
黄欢和她的同事却依旧对市场充满信心,毕竟有着15年历史的《花火》,见证了一代代读者的成长,“我喜欢这个工作,从未厌倦过 ,每当看到读者趁着假期到编辑部来看编辑,看到他们向往的眼神,我就在想,他们还是很需要我们的。”
青春文学的自我生长、自我发展也是必然。唐龙认为,青春文学初期偏低龄化,大多是灰姑娘嫁给王子的故事模式,后来逐渐走向都市化,读者年龄段也从十二三岁转至十五六、十七八岁。如今青春文学也如同女性进入职场的说明书,更有取代职场小说之势。王那厮认为,现在年轻读者对专业知识的追求也是个趋势,《天谴者》除了情节很精彩,里面的法医知识也非常专业,读者不仅是看小说,也可以学习知识,因此,如何将情节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也是青春文学未来值得探究的一个新方向。
在黄欢看来,青春文学如今正能量十足,没有了打架、抽烟等细节,但多了网络直播、电竞游戏等时代新元素,比如《应许你欢喜》《送你一片小薄荷》《夏桐慕晨风》等都有电竞游戏背景。此外,娱乐圈背景的长篇小说也渐渐风起云涌,《春意迟迟》《盐味奶糖》都是以娱乐圈为背景的青春文学。“不管怎么变,青春文学出版的初心没有变,就是扎根于学生群体,做他们喜欢看的小说。”黄欢说,《花火》的长篇作品模式已有十几年,如今作者挤破了头还想在杂志上连载,这就是青春文学强大生命力的一个证明。
无数作者用文字书写青春的痛、欢乐和挣扎,这种形式从未改变。作者“不朽”还在读研究生,她的第一本书《和自己和好如初》将很快上市。她回忆道,在自己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了很多负面的文字,后来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说本来就很难受,看完这些文字后更加痛苦了。“我又愕然又难过,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学习着要为自己的文字负责任,尽可能给别人带来一些正面的东西。”
而对于青春文学创作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国龙提醒道,“青春文学”正在丧失自己的个性和诗性,人物类型化、情节模式化值得作者和出版人注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