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音阁里见众生:沉溺多么容易 清醒十分难得

文化产业网旅游文化2019-05-05 15:11:53 阅读

在故宫东边的东边,有一座戏台。那日独自前往。

其时下着微雨,过宁寿门,穿皇极殿。那里有大名鼎鼎的珍宝馆,人太多,没进去。未有怅然,本不为它而来。

继续向北,养性殿已行人寥寥,忽见,一座崇台三层蓝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式建筑,倏喇喇耸地拥面而来。一座院落,中庭乌鸦但闻其声、不见其影,“呱呱”的叫声泠泠然,一遍遍,刷洗在刚放晴的暗蓝天色上。

这是畅音阁,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

1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畅音阁始建。乾隆是一个喜欢唱戏的人,据说他嗓音很低,所以不擅昆弋宫调。他自创了一种调,这“御制腔”半白半唱,也许只有和他亲密的侍从,才能时常听见。他喜欢流连漱芳斋,那有一个风雅存木质小戏台。

而每逢大节,比如元旦、万寿,与众流连,就选在了畅音阁。

畅音阁是中国古戏台发展的高峰,即便在清宫众多戏台之中,也属拔得头筹之辈。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具备三层戏台,高达20米,即所谓“三重崇楼”。自上而下,分别名为福台、禄台、寿台。禄台和寿台之间,一个夹层称为“仙楼”,以彩虹形的木梯相连。虹梯经时间洗涮,从花红柳绿中,竟蜕变出一些莫兰迪色时尚。

寿台之上,有三口“天井”,地面则有五口“地井”,这些出口,使得戏剧中的天兵天将可以倏忽而至,地底灵界之魂也可升至阳间,碧落黄泉,翻覆可见。

地下室的内地面上,藏着一口真正的水井,这种设计,可以创造出声音共鸣的效果。这种独特的音响设备,遥想很妙,惜难以耳闻。

清宫中的戏台很多,但“三重崇楼”结构的,除了畅音阁,就仅有颐和园的德和园、圆明园的清音阁和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后两者今已不复存在。

如今能见的这一座,走近抬头,主梁之上,彩绘和玺彩画,柱及梅花抱框刷绿色颜料,这样的颜色布局,仿佛从天之云锦,至地之树木均有呈现,与“天地人”遥相呼应。所以三重崇楼有另一种解释——

上层“灵台”,用以观天;中层“时台”,以观四时;下层“囿台”,则观芸芸众生。

2

众生见众生,容易的是沉溺,难得的是清醒。

那时曾有盛况空前,比如清末慈禧太后六十岁生辰,在此连续上演了数十天的大戏。

完整的剧场形式,由观众席、戏楼和后台(扮戏楼)三者结合而成。所以,呼应着畅音阁,观众们在对面的“阅是楼”看戏。阅是楼,坐北面南,也建于乾隆三十七年,嘉庆年间曾修缮,同治十三年(1874年)为慈禧四十寿辰观戏,再做修整。

慈禧是好戏之人,她看戏的宝座,正对着畅音阁的寿台。不管她当时是目不转睛,还是偶然打个盹儿,这个地方,东之东边的这个小小的庭院,必定承载她很多的愉悦,并随和着那些皇帝、后妃和侍从的谨慎和附带欢喜。虽然,真正能沉溺其中的,可能只她一人。

翁同龢日记中有一条,记载了阅是楼听戏经过:“光绪二十三年万寿节,群臣行礼,退诣阅是楼,恭竢入座听戏处。慈驾至,跪迎。太后在阶上立,恭邸跪奏数语,率首领跪奏。臣于阶下偏东摘帽碰头。”

清代皇室对戏剧的喜爱,不是一天两天。

“清初,宫中管理奏乐和演戏的机构,沿用明代的教坊司;康熙朝设立南府;乾隆七年设乐部,选派太监到南府学戏,叫做‘内学’,另招收民籍学生,叫做‘外学’;道光七年,改南府为升平署;后来咸丰逃往热河避暑山庄的时候,升平署的内外学,每日仍在如意洲演戏,直到咸丰临死前二日才止。”

3

戏究竟有什么好?让人临死方休。

有的,比如一个人想见一个人,扬起马鞭挥舞一二,已往回奔走八千里。

这是布景和排场的抽象。

又比如,花好月圆和承平景象如此令人陶醉,难以突破我执的凡人如你我,若能有所控,怎能不令人一演再演、循环往复?

这是娱乐和消遣的具体。

在升平署的史料当中可以看到,宫中演戏,“以演明清以来外面流行的本戏和单出戏为多数。这类戏用不着三层大戏台,宫中戏台也是以漱芳斋、纯一斋、晴栏花韵、听郦馆等一层戏台使用率大。而三层大戏台则专为演出承应大戏,所谓法宫雅奏、九九大庆、万寿节前后演奏的神佛颂祝戏文时用。”

演出时,名伶云集,一等一的大腕儿,这是百年前,谭鑫培、杨小楼、陈德霖、王瑶卿,等等等等。

演出时,以昆曲《牡丹亭·寻梦》开场,在《铡美案》中飙至高潮,于《空城计》的歌声中把帷幕落下,这是百年后,故宫“大戏院”于2017年在畅音阁的再现荣光。

台上人明知是戏,却尽情歌哭。

台下人明知要走,却休戚与共。

戏之魅力如斯。

畅音,谁起的好名字。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推荐阅读